okc
(中長尾)
Administrator
 
UID 1
精華
49
積分 5203
帖子 5846
現金 6568 元
存款 80227 元
鮮花 1256 朵
閱讀權限 102
註冊 2004-8-18 來自 Taichung
狀態 離線
|
|
繁體化 簡體化
[歷史上的今天] 06 月 22 日
[center] [/center]
■ 1613年06月22日
盡信書不如無書
被清史「儒林傳」列為首位的清代學術開山大師顧炎武,係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1613)本日在江蘇崑山出生。這位提倡「盡信書不如無書」而名傳千古的患想家,本名絳,自幼聰穎過人,在十四歲便加入復社,詩譽甚隆,後來在卅三歲時改名為炎武,學者則尊稱他為亭林先生。清將入關明朝敗亡之後,他一度自署「蔣山傭」以避免清廷糾纏,而其母親為了不事二朝竟絕食至死,並遺言相告「我雖婦人,身受國恩,與國俱亡,義也;汝無為異國臣子,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更使他對亡國之痛有更深的感悟,於是在四十五歲那年,謝絕康熙皇帝邀他撰修明史的諭旨,從此攜帶書籍雲遊四方,過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騎驢走天下生活,前後長達廿二載。 顧炎武的學養底子本就很深厚,後半生又羈旅在外,廣博見聞,因此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極富價值的作品,堪稱著作等身,個中尤以「日知錄」最能表達其立論,嘗言「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後世之所不可無而後為之」,可謂振聾發瞶;而在文以載道之餘,顧炎武亦針對中國社會改造之道提出一針見血的看法,其見解為:重視教育,獎勵學術、提倡廉恥,振興道德、尊崇清議,遏止邪行、重視法治,以輔佐教育之不足、注意物質生活的配合,提倡儉以養廉,平均財富,使民聚於鄉而樂事生產。
■ 1911年06月22日 (星期四)
英國國王喬治五世舉行加冕儀式
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在西敏寺舉行加冕儀式,共有代表、軍人、外交官、政治家、牧師及官員等8千多人參與盛會。喬治五世首先宣誓、佩帶寶劍後,由大主教為他戴上皇冠完成加冕儀式;緊接著是祝賀英王加冕而安排167艘英國戰艦及18艘外國戰艦的「觀艦」節目,場面壯觀。德國由皇太子夫婦出席,並派遣裝甲巡洋艦參加,是會場中最受矚目的焦點。
■ 1938年06月22日 (星期三)
喬.路易斯一拳雪洗前仇!
世界重量級新掌王的美國拳擊手喬•路易斯,與對手德國拳王美修林格大對決,在第一回合開始的以擊倒獲勝。紐約的洋基運動場內聚集約700萬的觀眾,他們興奮地前來觀賞這場世紀大對決。喬•路易斯曾在二年前被稱為「萊茵騎兵」的修美林格打敗。今天這場對決,使喬•路易斯獲得三十四萬九千二百二十八美金的報酬,也雪洗二年前的敗北記錄,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強人。
■ 1941年06月22日 (星期日)
希特勒對蘇聯宣戰,巴巴羅薩作戰開始。
德國的大砲射向蘇聯,展開陸戰史上規模最大的攻擊戰- 巴巴羅薩作戰。希特勒對俄作戰是想利用包括俄國在內的東歐廣大地域,做為德國人的遷居地及資源供給地,一心希望把這些地方全部納入德國的領土。另一方面,史達林雖曾提出嚴重的警告,卻未料到德國如此迅速地入侵俄國。這場攻擊幾乎使蘇俄招架不住,節節敗退。雖然在開戰之初,德軍入十侵分順利;但是當年冬季特別酷寒,使德軍攻勢受挫,日後反成為希特勒的沈重負擔。
■ 1977年06月22日 (星期三)
胡璉將軍病逝
發生地點:台灣胡璉,是黃埔軍校四期畢業的嫡系將領,1943,胡璉率領十八軍第十一師,在石牌要塞擊敗日寇,榮獲軍人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史稱石牌之役,這一仗讓胡璉就此打出名氣;不過,相對內戰的失利,他依舊是大局面下的敗軍之將,因為他的勝利,無助於扭轉大陸局勢,真正讓胡璉揚威國際的,是1957年的823砲戰。1949古寧頭大戰後,連連失敗的共軍並未因此死心,經過10年長期準備,1958年8月23號,共軍再度對金門進行大轟炸,當時胡璉再度奉命出任金門防衛部司令官。一連46天,在金門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落下近510萬發砲彈,不過,由於胡璉的指揮得當,及部隊防守嚴密,46天的保衛戰中,金門屹立不搖,奠定胡璉在近代戰史中的地位。胡璉,一生縱橫沙場50餘年,然而在戎馬倥傯中,他卻始終不忘讀書,1974,他退而不休,再度進入台大歷史研究所進修;不過,遺憾的是,1977年的今天,留下未完成的博士論文,胡璉因心臟病去逝。他的博士論文是;宋太祖雄略之面面觀與今昔觀。
■ 1998年06月22日 (星期一)
台灣省政府實行「資金大利多」
為刺激景氣,台灣省政府實行「資金大利多」,省政會議通過,由省屬行庫提撥3,000億元辦理中小企業低利貸款;另撥1,200百億元供首次購屋者使用。
-------------------------------------------------------------
轉自:Yahoo 奇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