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c
(中長尾)
Administrator
 
UID 1
精華
49
積分 5203
帖子 5846
現金 6568 元
存款 80227 元
鮮花 1256 朵
閱讀權限 102
註冊 2004-8-18 來自 Taichung
狀態 離線
|
|
繁體化 簡體化
[歷史上的今天] 07 月 20 日
[center] [/center]
■ 1890年07月20日
打進圈子再爭第一
父親是波士頓市長、丈夫曾任駐英大使,而膝下三子又被她栽培成國會議員,其中兩位甚且當上美國第卅五任總統和司法部長等高職的傳奇女性──蘿絲.甘迺迪夫人,係於1890年本日出生。對美國政壇而言,崛起於本世紀的「甘迺迪家族」,確係一股不容輕視的旋風,尤其在約翰.甘迺迪以四三英年,連破三項難以克服的障礙:年輕、財富、和天主教信仰而入主白官時,廿家聲望可謂如日中天;孰料接踵而至的是一連串噩耗,甘家兩兄弟遇刺死於非命,一家之主的老約瑟.甘迺迪罹息中風後撒手西歸,而唯一的香火──愛德華.甘迺迪又在查巴奎迪堤防橋駕車墜河而毀掉政治前途,老大則早在第二次大戰時失蹤,了無指望。面對這接連的無情打擊,老婦人在慨嘆「既不遺忘也不迴避」之餘,卻不忘自勉「我不知疲憊,也不知失敗。」這種樂天知命和篤信宗教的態度,會贏得世人封其為「蘿絲教皇」的雅譽。儘管嘉評如潮,但她還是認清自己的角色去培養第二代,將其所恪遵的「打進圈子,再爭第一」原則灌溉給能夠克紹箕裘的子女。甘家子弟個個後來能夠出類拔牽,說來都是仰仗這位開明的母親教導有方。
■ 1901年07月20日 (星期日)
摩洛哥被殖民地化
阿爾及利亞的宗主國法國與隔鄰的摩洛哥簽訂強化國境警備協定,對摩洛哥的控制又向前跨出一大步。非洲大陸連續幾世紀以來都受到歐洲列強的蠶食,至1901年仍維持獨立的國家只剩下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其他地區不是成為英、法、德、義、西、葡、比利時等國的殖民地,就是保護地。摩洛哥自1837年,前姆勒.埃爾.哈桑即位以來,開始強化國內體制,在互相牽制的列強夾縫之間維持獨立,然而1880年簽訂的馬德里條約,否認了法國對摩洛哥的優先權,也打破了列強間維持良久的默契,因此法國的優先權一被否認,列強立刻就明顯地競相干涉摩洛哥。
■ 1907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日本發生有史以來最大的礦場災難
日本福岡縣田川弓削田村的豐國煤礦因煤塵引起大爆炸,造成365人死亡,這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礦產災難。爆炸地點距坑口約478公尺,煤層幾乎全部崩落。豐國煤礦也曾在1899年發生過礦災,造成210人死亡。
■ 1914年07月20日 (星期一)
法國總統、首相訪問俄國,對戰局發表一致見解的聲明。
法國總統-玻安卡雷與首相-比比亞尼在俄國的克倫修達得與俄皇尼古拉二世會面,就6月奧國王儲遭暗殺事件所引起的巴爾幹問題,強烈指責奧國對塞爾維亞所採取的強硬措施,並發表一致聲明。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對德形成包圍網,德國既與奧國同盟,又支援奧國對塞爾維亞的強硬措施,使法、俄兩國決議徹底包圍德國。
■ 1933年07月20日 (星期四)
納粹政權與梵蒂岡訂定條約
納粹德國與羅馬梵蒂岡簽定「政教協定」。這項協定由納粹代表與羅馬教宗簽訂。該協定規定,羅馬梵蒂岡應禁止聖職者參加政治活動;另外,納粹德國保証宗教信仰自由,與天主教的社會活動自由。納粹並與基督教會成立友好關係。由於這項協定的簽訂,掃空納粹體制以往反教會、反基督教的形象。於是,德國的基督教派勞工組織,以及天主教派的中央黨也紛紛成立。
■ 1944年07月20日 (星期四)
暗殺希特勒計畫失敗,五千人慘遭報復。
德國國防軍預備軍司令官夫里德費•夫羅姆的參謀長克勞斯•佛•休達菲上校,計劃暗殺失敗。事後希特勒相當憤怒,休達菲當天就馬上被槍殺;8月7日開始又開特別法廷,審判八位與計劃有關的將軍,並宣判死刑。八位將軍被鋼琴線活活勒死,希特勒並且將其掙扎的情形拍成影片,反覆在軍營中放映,以示警告。之後,還繼續逮捕有關人員,一共大約殺死了五干人之多;包括隆美爾元帥等高官將領、反叛者的骨肉,甚至毫無關係者。7月20日當天,休達菲上校手提裝有炸彈的文書公事包進入會議廳,炸彈爆炸的定時裝置是十五分鐘後;他將公事包置於離希特勒不到二公尺的桌子底下,然後離開現場。炸彈在十二時四十二分時爆炸,四人死亡,七人重傷,而希特勒卻只受輕傷;那是因為休達菲上校離開會議廳之後,有位將官覺得公事包有礙公事而將其移往柱子的後邊,所以計劃失敗。
■ 1945年07月20日 (星期五)
馬拉爾梅派的象徵派詩人波爾.巴雷里逝世
出生於法國南部港都賽特的法國詩人兼評論家波爾•巴雷里逝世,享年七十三歲。學生時代的巴雷里熱衷作詩,並且和皮耳•羅易斯、安德雷•德等人往來甚密,畢業後在巴黎拜鳥拉爾梅為師;可是,他在發表處女詩篇之後便放棄了詩作,一直到二十年後的1917年才又發表了「年輕巴爾克」作品;這篇作品被公認為是馬拉爾梅派象徵詩的極品,因而成為知性派詩人。隨後他陸續發表了詩集「魅惑」(1922年),對話集「固定觀念」(1932年)等;另外,「變化」五卷(1924~1944年)中所收集的評論、藝術論和文明論等的散文作品,是二十世紀前期的最佳傑作,也倍受讚賞。
■ 1969年07月20日 (星期日)
和平大步上月球
1961年四月間的蘇聯太空人征服外大空成功此一驚人之舉激起了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好勝雄心,遂於同年五月定下了「十年內把人送上月球」的計劃。於是在投下兩百廿億美元資金、動員四十萬人的心力積極進行下,終於成功讓阿姆斯壯和艾德林的腳步,順利得踏上了月球。人類登月的時間表,原定在廿一日凌曼二時廿一分,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還想為這「一個超越一切之夢般的片刻」而通令全國放假誌慶;後來由於蘇聯「月球十五號」火箭機器人亦已逼近月球準備降落,遂臨時決定提早登陸。1969年的今天,格林威治時間下午兩點十七分四十三秒,距離地球廿五萬八百零一哩的外太空,傳回了一段令人振奮的音訊:「休斯頓,這兒是寧靜海基地,老鷹已經著陸了」。隨後,太空人阿姆斯壯的腳掌,結結實實地踏上了這塊新天地,就在這一剎那,一句歷史的名言發自他的內心:「對個人而言,這是我的一小步;但對於全人類而言,這卻是一大步」。接著,美國國旗成它a插上了斯土;但阿姆斯壯卻不宣佈將其佔領為美國領土,僅係留下各國元首祝詞、以及一塊紀念的碑石,上面鐫著:「來自地球行星的人類,係於1969年七月帶著全人類和平的意願:首度蒞此踏上月球的土地。」
■ 1976年07月20日 (星期二)
海盜一號探測太空船登上火星表面
發生地點:火星海盜一號探測太空船於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日登上火星表面後,便不斷將資料送回地球,直到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為止,已過了火星的3.3年。在這段期間內將所送回的照片及氣象資料加以分析,科學家們對火星表面的狀態已有相當的瞭解。
-------------------------------------------------------------
轉自:Yahoo 奇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