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之心論壇


 
標題: [歷史上的今天] 07 月 02 日
okc (中長尾)
Administrator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
精華 49
積分 5203
帖子 5846
現金 6568 元
存款 80227 元
鮮花 1256 朵
閱讀權限 102
註冊 2004-8-18
來自 Taichung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06-7-2 23:04  資料  個人空間  短訊息  加為好友 
繁體化 簡體化
[歷史上的今天] 07 月 02 日

[center][/center]

■ 1900年07月02日 (星期日)
世界第一艘硬式飛行船「齊柏林號」與世人見面
在德國的波登湖上,世界第一艘硬式實用飛行船「齊柏林LZ1號」,載著4位船員浮出水面,正式公開在世人面前!齊柏林為因應飛行船大型化所設計的硬式飛行船,一反過去軟式飛行船在填充著氣體的布袋下面吊個吊船,而在金屬鋁製骨架作成的流線式船體內放著裝滿氣體的袋子;此外,這艘船全長128公尺、直徑11.7公尺,並裝載著2個16馬力的引擎。齊柏林是德國退役陸軍中將,1884年,他看到了法國人所製造的飛行船,便認為飛行船將來在軍事上將扮演著重要地位;1891年11月退伍後,便到處向政府及軍事要人遊說建造金屬製大型飛行船,但反被嘲笑為〝發瘋的男爵〞;最後好不容易獲得了德國技術家協會的支援,在1898年以10萬馬克的資本,設立了發動機航空船事業助成公司,建造第一號船-「LZ1號」,但因打造冶煉得不理想,在300公尺的高度飛行了18分鐘後,秤陀的移動裝置故障,船體折成兩半墬落到湖面而失敗;之後齊柏林又遭遇到收藏庫被暴風破壞以及資金困難等問題,備嚐先驅者開拓的辛苦。不過在他死後(1917)的隔年,由後繼者所完成的「齊柏林LZ127號」,在威廉二世的援助下,終於成功環繞世界一週。


■ 1931年07月02日 (星期四)
韓國人與我國農民發生衝突,激起我國反日情節。
大約有二百名韓國人在我國吉林省長春郊外的萬寶山地區,開墾灌溉用水道工程,他們與前來要求中止工程的我國五百名農民發生衝突。事件的原因是日本對我國採取殖民地政策,在此情況下,日本將貧窮的韓國農民移居我國東北。並由中間人向我國萬寶山地區的農民租借土地,建築灌溉用的水道,對韓國農民的此種舉動,我國農民認為灌溉水道的開鑿,會造成農地的分割與水災。因此,我國農民不斷向長春縣提出控訴。此外,我國也認為韓國人移居到東北,是日本對我國東北的一項「侵略的先兵」;於是,我國人民反日的情緒漸漸增加。日本控制下的報紙卻偽稱:「因為衝突而造成釵h韓國人的死傷!」日本方面為了對此事展開報復,於是在韓國的仁川、平壤及京城等地,對該地區的中國人採集體的報復行為。他們搗毀華僑商店、襲擊中國人,最後在平壤引起一百名華僑死傷的大慘劇。


■ 1939年07月02日 (星期日)
日俄二軍在滿蒙邊境發生衝突
曾受俄軍痛擊的關東軍,再度進攻俄軍,由於俄軍激烈的抵抗,使日軍遭俄軍數百輛戰車的攻擊,戰局對日本不利。日本參謀本部考慮停戰,但日本關東軍卻認為「在俄國沒有準備全面戰爭時,如在該地給予重挫便可有利於收拾殘局,」因而準備進行長期戰。另一方面,俄國在最新型的戰車與大小武器的威力下展開攻擊,使日軍毫無防備能力,日本的參戰部隊幾乎被包圍,被孤立的日軍陷入一片混亂中。  


■ 1942年07月02日 (星期四)
美國陸海軍決定採隔島作戰
美國陸軍及海軍原本對日本的反攻作戰態度是對立的,但在今天決定採取「隔島作戰」,調整作戰步驟。太平洋地區的美國陸海軍各成系統,海軍由海軍提督尼米茲率領,陸軍則由麥克阿瑟指揮;二位指揮官的反攻總論雖然一致,但戰術方針不盡相同,麥克阿瑟主張應先奪回日本航空基地拉巴爾,但是尼米茲則希望以隔島方式奪回拉巴爾;對此論調進行檢討的馬歇爾參謀總長等人提示應採海軍主張,此案主張便決定為隔島作戰。麥克阿瑟指揮負責東經一五九度以西地產,尼米茲則指揮以東的聖大克絡斯群島、瓜達康納爾島附近,待基地確保後,攻擊拉巴爾的戰略指揮便移到麥克阿瑟手中。


■ 1961年07月02日 (星期日)
一代文豪海明威逝世之日
扣下扳機,子彈從前額眉心之上穿過大腦,一代文豪海明威便這樣俐落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時間是1961年本日的上午。海明威生前曾結過四次婚,平時酷愛旅遊和冒險生涯,足跡遍及世界各地(1941年曾抵華採訪中日戰爭);並曾投入三次戰爭,畢生被死亡和暴力所糾纏。身上的膝說B眼睛、脊骨、腳趾、手掌和頭部,均罹受過創。為此,他會有感而發得打趣道:「每個人在這世上都會受到挫折,有許多人反而在挫斷的地方長得最結實。」藉此來表達他自己忍耐苦楚和災難的勇敢,並切實踐履「怯懦的人死千次,勇者只死一次」的豪語。20歲以前的海明威,是位身經百戰的老兵,到26歲時,他在文壇的後勁已被世人所看好。其後緊接著創作出「向武器告別」「贏家一無所得」「戰地鐘聲」等著作時,海明威已被視為一代大師,甚至被視為卅年代「失落一代」的代表人物。1954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對於文學,海明威認為是「思想經由想像、感情及趣味的畫面表現」,由此觀點出發,他又寫下一部膾炙人口的鉅著「老人與海」。書中,海明成充分表達了他的內心世界──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他的鬥志絕不能被擊敗!


■ 1967年07月02日 (星期日)
嚴家淦副總統參加領袖非正式會議
中、美、日、韓國領袖在漢城舉行非正式會議,我國由嚴家淦副總統代表參加。


■ 1998年07月02日 (星期四)
日本政府設立「承接銀行」
日本政府設立「承接銀行」計劃通過,收拾殘局需13兆日圓資金,4、50家銀行可能關閉。


-------------------------------------------------------------
轉自:Yahoo 奇摩


頂端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5-5 02:18

  Discuz! 5.5.0 (Build0326) Powered by OKC © 2004-2023
Processed in 0.05981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舞之心網站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