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apoka93
(Pokapoka)
君主

UID 886
精華
7
積分 1072
帖子 879
現金 363 元
存款 0 元
鮮花 116 朵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6-9-5 來自 中正大學
狀態 離線
|
|
繁體化 簡體化
捨高薪離故鄉 為陪癌妻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8.12.23 02:49 am
在美國擔任醫院放射線治療師的古宜暄,切除腫瘤後回台,昨天夫妻倆在病友協會活動再披婚紗,先生替她拭去臉上的淚。
記者施靜茹/攝影
在美國擔任放射治療師的古宜暄,兩年前,卅三歲時發現罹患乳癌和腦瘤,她切掉雙乳、割掉腦瘤後回台,老外先生放棄年薪五十萬美元高薪陪她,認真過還在一起的日子。
古宜暄和先生郝亞登昨天再披婚紗,出席乳癌病友協會「給生命一個機會,夢想婚紗派對」,兩人在台上深情一吻,先生輕拭她滑下的淚珠,兩名三歲及五歲的混血兒子,也來替媽媽打氣。
古宜暄十六歲就到美國讀書,取得醫學物理碩士,在親友眼裡,她是位網球校隊的D罩杯美女,畢業後到亞特蘭大癌症中心當放射線治療師,又嫁給在金融界上班的白人老公,過著人人稱羨的生活。
就在生完二兒子八個月,她餵兒子喝奶時注意到,左乳脹奶,即使熱敷,也不像以前一樣會消腫,請醫院同事替她檢查,拿到報告,竟是長了十三公分大腫瘤的第三期乳癌。
「以前,我每天都要對三、四十位病人說鼓勵的話,當我知道自己身上有腫瘤,卻怎麼也無法面對自己。」總是在醫院替病人檢查鑑別腫瘤的古宜暄,也鼓不起勇氣告訴先生,情商醫師同事到她家跟先生說。
醫師還說,她五十歲前右乳罹癌機率也很高,她毅然決然請醫師切掉雙乳,治療後繼續上班,但三個月後,她又發現得到腦瘤,呈現的指數顯示,有七成機率活不過四十歲。
「我以為對抗乳癌不難,生命還很漫長,有了腦瘤,才知道生命太短。」先生跟古宜暄說,如果四十歲以後的事不可測,不如提早過退休生活,他辭掉金融界工作,隨太太來到宜蘭羅東教英文。
回家九個月,古宜暄忘掉過去美國的生活,在病友協會開課,用專業和親身經驗教導病友認識癌症,她也不愛戴義乳,只要早上醒來身體不會痛,就告訴自己今天是好日子。
古宜暄說:「我想研究憂鬱症和年輕乳癌的關連性,也想寫一本激勵年輕乳癌患者的書。」她希望年輕乳癌患者不要絕望,要努力過每一天。

【2008/12/23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5/4655794.shtml
-------------------------------------------------------------------------------------------------------------------------------------------------------------
好感動喔~~
想起前陣子讀的那本書~
推荐大家有機會 一定要去看 "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