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之心論壇


 
標題: [音樂] 比利時-世界音樂之旅
system (論壇工友)
超級板主
Rank: 8Rank: 8



UID 407
精華 0
積分 64
帖子 40
現金 196 元
存款 0 元
鮮花 0 朵
閱讀權限 101
註冊 2006-1-4
來自 系統的苦力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06-5-9 23:21  資料  個人空間  短訊息  加為好友 
繁體化 簡體化
[音樂] 比利時-世界音樂之旅

世界音樂之旅

比利時(西北歐篇)




【一】背景簡介
比利時是西北歐小國,鄰近法國、荷蘭、西德,隔著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對。因為靠近這些貿易國的關係,比利時成為重要的工商業中心。比利時面積比台灣略小,人口為一千一百九十萬人。比利時人民主要分為說荷蘭語的佛來明人,他們佔人口的55%,以及說法語的瓦隆人30%,此外在比利時東北部靠西德邊界還有六萬人口說德語。所謂的佛來明人是西元四百年時,法蘭克民族與日耳曼民族入侵現在的比利時,他們的後裔即是今日佛來明人。瓦隆人的祖先則可溯源至克爾特居民。


【二】音樂辭典
(1)教會調式(modal tune):又稱為church mode,它在比利時已經接近失傳。所謂教會調式盛行於西元四百年到一千五百年,它是一種中古時代用於葛利果歌樂的老式音階,包含六個正格與六個副格,每個調式都有一個從希臘調式借來的名詞,分別為多里安、弗里吉安、利地安、米索利地安、伊奧利安、羅克利安、艾奧尼安。後來,大家便將中古世紀教會的調式歌曲稱之為modal tune,或者依此種調式寫作的歌曲都稱為modal tune。

(2)乞食歌(Begging Song):原本,乞食歌倒不一定是指乞丐唱的乞丐調,而是指在新年、東方三聖節、洗足星期四等節日,挨家挨戶演唱的歌曲。主人家碰到有人在門口唱歌,必須打賞食物。後來在1925年代,物資匱乏,許多人被迫上街乞討,便演唱這些歌曲。意外地將許多比利時古老的乞食歌謠保存良好。現在,大多是小孩子在過年時挨家挨戶演唱。

(3)擦鼓(Rommelpot):這是比利時的古老樂器,也就是擦鼓,英文統稱為friction drum。擦鼓的歷史已不可考,大部份的擦鼓都是皮面鼓,另外附一根擦棒或擦索,擦棒與擦索穿過鼓皮中央的孔洞,然後用沾有松香的手指摩擦擦棒或擦索,使鼓皮震動發聲。一般來說,擦鼓的鼓長成什麼形狀並不重要,班圖人甚至在地底掘洞,上面覆蓋鼓皮,然後擦鼓發聲。

多數的擦鼓最早都是用於儀式,原因是擦棒與擦索的摩擦動作,看起來很像是男女交合的動作,因此擦鼓在非洲多半是成年禮的儀式樂器,南非洲巴依拉少女成年時,她的阿姨會在她的兩腿間放一個大瓦甕,上面覆蓋皮膜,少女一手拿著蘆葦桿立於皮膜上,一手則沾水在蘆葦桿上摩擦,完成成年禮儀式。

在歐洲的傳統裡,鼓與生殖、成年祭典的關係也被保留下來。聖馬丁節、聖誕節與主顯節之間的幾天,是男孩們挨家挨戶詠唱古詩並演奏擦鼓的日子。他們的擦鼓是用鍋罐或花盆等器具,蒙上薄膜,隨手做成的。

(4)鼓笛(fife):所謂的鼓笛是一種無鍵的短笛,經常與小鼓一起演奏,所以稱為鼓笛,多數用在宗教儀式的遊行音樂裡。在比利時,現在只有Sambre、Meuse地區還有鼓笛音樂。

(5)Hommel:在比利時的傳統樂器中,只有一種樂器hommel是女人可以演奏的,它是撥弦的德西馬琴。一般,德西馬琴都是敲弦,它起源於中東的亞述與波斯古國,由朝聖者與十字軍帶入歐洲,德西馬琴也是中國揚琴的始祖。德西馬琴在十七世紀時便傳入比利時,卻直到1920與1930年代才大受歡迎,成為比利時家庭聚會的熱門樂器。


【三】推薦藝人
1.Het Brabant Volksorkes(布拉奔民謠管絃樂團):
布拉奔民謠管絃樂團成立於1978年,至今已經巡迴演出過加拿大、古巴、馬利、肯亞、五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東歐與西歐多數國家,一致被認為是最具布拉奔與佛來明代表性的民謠團體。他們的團長Hubert Boone早在60年代便成立一支Vlier民謠舞蹈團體,成為60年代佛來明民謠復興運動的代表性人物,後來成立布拉奔民謠管絃樂團,又在最近另外成立一支Polka Galop樂團,不斷引進年輕樂手從事民謠演出與創作,被認為是比利時民謠復興運動的靈魂人物。布拉奔民謠管絃樂團的團長Hubert Boone同時是「布魯塞爾音樂博物館」的研究員,也是「比利時民謠委員會」的成員,在國際民族音樂界以採集烏克蘭、伏爾加地區傳統音樂聞名。過去三十年來,他從比利時民間吟唱歌者處採集了約1500首歌謠。

2.Bejamin Lew:
比利時作曲家,專研電子音樂,他和Tuxedomoon的團長Steven Brown巧遇於布魯塞爾的酒吧,當時Benjamin Lew在那兒做酒保,與Steven Brown一拍即合,兩人合作不少音樂,也讓Benjamin Lew被稱為80年代最有趣的景觀音樂作曲家之一。

3.Troissoeur:
三姊妹合唱團其實並沒有女性團員,最早是由Vanvinckenroye三兄弟組成,因為三人都留長髮,因此戲稱自己為三姊妹。他們出自一個音樂家庭,父母都是職業樂手。三姊妹合唱團的第四個團員是Pieter Thus。三姊妹合唱團的音樂特色強烈,乍聽之下傳統民謠的和聲法,很容易讓聽眾將他們歸類為傳統團體,但是我們又聽到爵士樂的融合音樂,帶有強烈前衛色彩。他們的音樂養分除了比利時民歌外,還有東方音樂、巴爾幹半島音樂、法國與愛爾蘭音樂。最特別的地方在他們的音樂雖然有歌詞,但是歌詞卻是沒有意義的虛字,他們刻意將語言當作音樂來使用,使歌聲成為樂器的一部。

4.Catherine Delasalle:
出生於巴黎,現定居於比利時。二十歲那年,受到吉普賽音樂鬼才Koen de Cauter的啟蒙,吸收異於主流的民族音樂元素,成立第一個樂團,融合爵士樂、法國風笛、佛朗明哥、東歐音樂。詮釋Brel、Ferre Brassens、Gainsbourg等人寫作的法國偉大歌謠。後來又與塞爾維亞的手風琴手Ivo Vucelja 合組二人組,重新詮釋二次大戰流傳在民間的法國歌謠。

首張個人專輯「人是這麼活的嗎?」於一九九四年六月出版,九五年受邀參加比利時最重要的布魯日音樂節表演,除了演唱經典的法國歌謠外,也嘗試以自己寫的歌詮釋法國當代名家,譬如法國劇作家Jean Claude-Carriere、比利時詩人Norge。後來與著名製作人Christen Boissel合作第二張專輯「沙與雪之間」,更具體落實詩與歌的結合。

一九九七年,Catherine Delasalle帶著爵士吉他手、佛朗明哥吉他手、打擊樂手來台演出,與大大樹音樂圖象公司的製作人鍾適芳有所激盪,回到比利時後,與鍾適芳共同製作了「三人行」與「風景」兩張專輯,延續詩與歌的結合,並進一步將聲音實驗的概念加入其中。

5.Zap Mama:
純女子五人組,靈魂人物是生長於薩伊的Marie Daulne,她的父親是比利時白人,在六十年代的薩伊獨立運動中喪生,她的母親懷著她,躲到了薩伊Ituri雨林,受到當地匹美人的照顧。後來,Marie Daulne移居歐洲,到了二十歲時,偶然聽見匹美人的音樂錄音帶,便決定回到非洲尋找音樂的根,她的唱腔主要以匹美人的擬聲唱法(Onomatopeic)的複音音樂為主。Marie Daulne回到歐洲後,便組了一個多種族的五人女子合唱團,基本上她們是一個清唱的合唱團,以和聲的功力展現各民族的音樂特色,第一張作品Adventures in Afropea #1,盤據世界音樂暢銷排行榜非常之久,也成為史上最暢銷的、非合輯式的世界音樂作品。此張專輯揉合了匹美人的yodel樂、十六世紀西班牙古歌謠、古巴音樂、敘利亞音樂等,成為瑰麗的音樂織毯。Zap Mama在1990年代歷經團員變動,樂風也從原本的無伴奏人聲音樂轉變為融合唱腔與器樂伴奏。1997年的最新團員陣容,由Daulne兼任主唱與團長。


【四】延伸聆聽
1. Various Artists/ Belgique: Ballades, danses et chansons de Flandre et de Wallonie/Ocora (C 580061)
2. Het Brabants Volksorkest/Belgique: Musique Flamande/Auvidis Ethnic (B6827)
3. Sammy Birnbach & Benjamin Lew/When God Was Angry/Crammed Discs(MTM 19)
4. Benjamin Lew/Nebka/Crammed Discs(MTM 17)
5. Troissoeur/Trah Njim/大大樹(TMCD 272)
6. Catherine Delasalle/Entre sable et neige/大大樹(TMCD 136)
7. Catherine Delasalle/Trio/大大樹(TMCD 176)
8. Catherine Delasalle/Paysage/大大樹(TMCD 275)




---------------------------------------------------------------------------------------------------------------------------------------
資料來源:愛樂電台(台北FM99.7、新竹FM90.7)--世界消遙遊節目(何穎怡主持、每週日17:00~19:00)


頂端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5-7 08:40

  Discuz! 5.5.0 (Build0326) Powered by OKC © 2004-2023
Processed in 0.05347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舞之心網站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