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化 簡體化
(本文收 1 朵)
大家好:
我也來自我介紹一下.我與你們鄭老師是1979年大一暑假時參加清華/交大/靜宜第4屆土研認識的.當時我們在同一組,那時每次比賽我們小組都是拿第一名.開學後她就被選上社長,而我則是開始當領舞者,並在第二年當上第五屆土研的總幹事,一路走來相互扶持,在大學時我們號稱是交情非比尋常的.當兵兩年,地點離靜宜很近,也常過去教舞,是充滿革命情感的.
退伍後,你們鄭老師出國求學,連絡才比較少.而我回到台北,土風舞跳得很瘋,由於我的動作很大,一邊跳舞還一邊又喊又叫的,和別人大不一樣,並且喜歡跑在最前面當領舞者,逐漸闖出了歐沙沙的名號來(歐沙沙是一條舞名,因每次聯歡都有人喜歡點這條給我跳,遂被取為外號).
後來結婚生子後,當時以家庭為重,逐漸退出.經過約十年的休息,小孩子較大之後,在約八年前與朋友們一起復出.剛開始時很痛苦,一方面會跳的舞都忘光了,另一方面聯歡會老舞愈來愈少,大部份時間在旁邊坐冷板凳.後來我們痛下決心,在旁邊拚命的記舞,輸入電腦內,相互mail參考,把舞法背下來再去聯歡會場一邊跳一邊修正.經過約三年後才將一般聯歡會常跳的舞學得差不多,也開始恢復當領舞者.只不過經過這幾年的歷練後,就好像武俠小說的嫁衣神功,在功力盡失後從頭練起,功力反而更勝以往,心裡想到什麼身體很自然的就有辦法做得出來,有點兒從心所欲的感覺.
一年半前,我的一些學長姊們想復出跳舞,請我教他們跳一些聯歡常跳的舞.在教完第一次18條舞後,隔天就跑去南投參加聯歡.正好你們鄭老師回台,說起她在莆田學院成立土風舞社,想要我協助提供她一些資料,就約她一起到南投參加聯歡,順便拍一些影片作為參考,我也帶一些整理好的資料給她.
從此之後,我持續教了一年約200條舞,逐漸形成一股勢力.本來我想一年到期就結束掉,但大家不肯,就開始成立了鼎韻土風舞社.你們鄭老師是當然的成員,回台時一定會來參加鼎韻的活動.跟她聊過幾次你們社團,她一直很稱讚你們,只是沒想到你們社團竟擴展的這麼大,而且看起來非常有向心力,真是可喜可賀.
我也預祝你們社務蒸蒸日上,若能順利突破限制,接觸到網路上豐富的土風舞資源,透過自學與相互切磋,舞技自能成長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