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
(青蛙)
傳奇人物

UID 1750
精華
0
積分 7442
帖子 5757
現金 2967 元
存款 485708 元
鮮花 1667 朵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8-1-12 來自 逸姿
狀態 離線
|
|
繁體化 簡體化
[音樂] 牧歌 - 中國 (蒙古族)
我記得這首是民國75年左右,由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王思敏所編的雙人表演舞,好像是在弦歌舞團發表的.(我不太確定時間點)
音樂取材自1970年代大陸新派笛子演奏家簡廣易所創作的笛子獨奏曲- 牧民新歌
歌名: 牧民新歌 (蒙古族)
作曲: 簡廣易
演奏: 簡廣易(後來也有各大笛子演奏家演奏過)
舞名: 牧歌
編舞: 王思敏老師
這首舞我常看我東吳的學弟學妹表演,尤其是74年的社長跟76年的社長合跳的,真的是編舞編得好,跳舞跳得棒,默契十足.(所以後來他們結婚啦! )
還有女生手上拿著一枝長長的蘆葦,真的好長,讓我印象深刻.
(這首舞東吳好像沒有傳下來,不知道其他學校有沒有傳下來.)
本舞一開始的引子描繪遼闊的大草原,在藍天白雲之下,牛羊成群.
接下來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展現了蒙古民歌風味的曲調,描寫蒙古悠然自在的生活環境與步調..
第二段在羽調旋律,配合活潑的節奏,描寫牧民騎著駿馬馳騁草原,恣意奔馳歡樂的情景.
第三段節奏放寬,旋律舒展,描述牧民草原生活的歡樂景象.
第四段音樂加快,到了熱烈的急板,快速的節奏形容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人歡馬鳴的熱鬧氣氛,尤其運用各種笛子技巧模仿出來的馬的嘶叫聲最讓人印象深刻.
最後在最高潮的音樂聲中嘎然而止,结束了全曲.
音樂簡介:
本曲是以內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調為素材,運用了蒙古音樂常用的羽調式,以羽音為主音的五聲音階.
樂曲可分為五個段落:
引子(散板)
模仿蒙古長調民歌的特色,運用了三度裝飾音,散板節奏和泛音等技巧,以拉弦樂的顫弓和撥弦樂的滾奏作伴奏,表現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牧場上生機勃勃的景象.
第一段:慢板
樂曲的主題出現,以馬鈴和木魚模仿悠閒的馬蹄聲.旋律加入富蒙古特色的二度,三度或以上的顫音和打音.形容牧民悠然騎在緩行的馬背上.
第二段:小快板
表現蒙古短調民歌明快節奏的特色,以笛子跳躍的吐音演奏,馬鈴和木魚的伴奏.描述牧民策馬馳聘的歡樂情景.
第三段:廣濶的快板
節奏放寬,旋律舒展,後半部短暫離開羽調式,變成宫調式.表達牧民的草原生活.
第四段: 熱烈的急板
主旋律又回到羽調式,情緒更加高漲.本段運用了花舌,吐音,飛指等技巧,在強烈的節奏音型襯托下,旋律更加急驟,
描述馬的嘶鳴聲與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人歡馬叫的熱烈氣氛. 最後在高潮中結束了全曲.
現在來聽聽作曲者簡廣易老師精采的笛子演奏: (我引用大陸的56網的影片,這樣內地的舞友也可以看到.以下的視頻是引用大陸的土豆網,也可以看到,只有最後一個舞蹈片是youtube.)
我們舞友裡面如果有吹笛子的愛好者,下面這一段大陸曾明老師的教學帶您一定會很喜歡:
台灣土風舞用的音樂版本是笛子大師余遜發演奏的版本:
余遜發大師講解示範:
余遜發大師生於上海,是上海民族樂團一級演奏員,也是"口笛"的發明者. 所謂的一級演奏員,那可是大腕中的大腕才有資格稱為"一級". 1991年曾來台灣演出過,當時造成大轟動.
可惜他跟張老師一樣,積勞成疾,罹患肝癌,於2006年1月過世,享年60歲.
以下這片是余遜發大師在病中,大陸網友特別把這首安可曲打上祝福大師早日康復字樣,受到各地網友廣為轉貼,可見余遜發大師在大陸普遍受到歡迎的程度.
現在我們來觀摩一下大陸編的6人舞吧: (跟思敏編的味道相差非常大喔. )
[ 本帖最後由 青蛙 於 2011-3-17 15:53 編輯 ]
|

青蛙的窩部落格: http://blog.udn.com/frankflin01/articl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