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之心論壇


 
標題: [音樂] 匈牙利音樂
system (論壇工友)
超級板主
Rank: 8Rank: 8



UID 407
精華 0
積分 64
帖子 40
現金 196 元
存款 0 元
鮮花 0 朵
閱讀權限 101
註冊 2006-1-4
來自 系統的苦力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06-5-9 23:29  資料  個人空間  短訊息  加為好友 
繁體化 簡體化
[音樂] 匈牙利音樂

世界音樂之旅

匈牙利(中歐篇)




【一】背景簡介
匈牙利是一個完全為陸地所包圍的歐洲國家,位於中歐,緊鄰斯洛伐克、奧地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前南聯、羅馬尼亞與烏克蘭。面積約為台灣的二點五倍,人口卻僅有一千零十三萬人,首都布達佩斯。

匈牙利境內有好幾個民族,馬扎兒(Magyar)人是最大的一族,約佔人口95%,其他的民族還有日耳曼人、斯洛伐克人、克羅埃特人、塞爾維亞人、吉普賽人與羅馬尼亞人等。官方語言為馬扎兒語(即所謂的匈牙利語,馬扎兒語是芬烏語系的一種,與愛沙尼亞語和芬蘭語有點關係)。匈牙利境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信奉羅馬天主教,其餘的則信奉新教,還有希臘正教、猶太教等。

早在數千年前,今日的匈牙利便有人居住,但匈牙利的歷史卻直到九世紀末才有記載。當時,從東方來的匈奴人(亦即馬扎兒人)在首領阿巴德(Arpad)的率領下,橫掃全歐洲,進入到今日的匈牙利。西元970年,阿巴德的曾孫將所有的馬扎兒部落統一為聯合國家,成立匈牙利帝國。一直到十五世紀,才被土耳其人征服,陷入外族割據。土耳其佔有了匈牙利中部,建立一個名為「川西凡尼亞」的統治區,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則佔領的匈牙利的西部與北部,到了十七世紀,哈布斯堡王朝更將土耳其趕出匈牙利,全面掌控匈牙利,並與奧地利、捷克合組奧匈帝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匈牙利才獲得獨立,二次世界大戰後,匈牙利成為社會主義共產國家,到1989年改革後,才成為今日的匈牙利共和國。

匈牙利文化對世界的最大影響在音樂,不僅出了偉大的作曲家李斯特,巴爾陶克與高大宜的民族採音運動,更讓古典音樂學界開始重視各地民謠以及民謠所代表的文化主體。


【二】音樂辭典
(一)最早的音樂:
匈牙利是一個音樂的國家,它的人口雖僅一千多萬,卻有八百個成人合唱團、其中五十個具有一流水準,另外還有一百個擁有公開演唱的實力。匈牙利的職業交響樂團在首都布達佩斯便有四個,其他城鎮五個,還有無數業餘的交響樂團。在匈牙利,未受音樂教育的人被視為沒有教養,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會演奏樂器、唱歌。

匈牙利成為一個音樂國家要歸功高大宜與巴爾陶克的努力推動,尤其是高大宜的音樂教學法,對世人影響極大,幾乎改變了西方古典音樂教育的概念。

二十世紀初,匈牙利剛脫離奧匈帝國,當時的社會上層人士認為只有德國、維也納的音樂才是好音樂,匈牙利豐富的民謠反而被冷落,甚至多數人認為吉普賽人在酒館演奏的音樂就是匈牙利的民謠。

但是高大宜與巴爾陶克卻決定深入民間,採集民間歌謠,釐清匈牙利民歌的真正面貌。在1918年一次大戰爆發、阻斷了高大宜繼續採集前,他一共採錄了3500首羅馬尼亞民謠、3000首斯洛伐克民謠、2712首匈牙利民歌。之後,他對這些民謠做記譜、分類、分析,從而建立高大宜教學法,認為孩子應從母國的歌開始學起,從民謠跨入藝術歌曲。

高大宜的民歌採集不僅在收錄,也在追尋匈牙利音樂的根。他發現匈牙利音樂的根可以溯源至馬扎兒人的根源地,也就是歐洲大陸靠近窩瓦河與烏拉河的區域。匈牙利人和多數歐洲人不同,他們不屬於印歐語系,而是屬於芬烏語系(Finno-Ugrian)系,也就是四千年前居住在窩瓦河地區的人。高大宜的採集發現,匈牙利民謠體系裡的五音音階與下行音階,與至今仍居住在窩瓦河的馬利(Mari,也是屬於芬烏語系)人民歌很像,確定了匈牙利音樂的最早源頭。而這種音樂特色也與土耳其音樂類似,因此,學界至今尚無定論,土耳其音樂的重要特色究竟是不是馬扎兒人在民族大遷移時,遺留在土耳其的。還是土耳其入侵匈牙利,給匈牙利人留下的音樂遺產。

16世紀中期到1686年,土耳其統治匈牙利的一百五十年,切斷了匈牙利與其他歐洲國家的音樂融合,但之後的移民潮卻讓匈牙利產生了新的音樂,融合了塞爾維亞、斯瓦比亞(Swabia)、斯洛伐克音樂,使用舊有的多里安、伊奧利安、米索利地安、利地安等教會調式,但是旋律是新的。十八世紀,哈柏斯堡王朝的統治,也讓舞蹈歌曲與行進曲改採正規節奏(regular meteric structure,強拍為長音、弱拍為短音),取代了原有的自由節奏。

根據高大宜等民族音樂學者的研究,匈牙利的民歌的元素非常複雜,包括哀歌作品中(mourning song)含有詩歌篇(Psalmodic)與自然音階(diatonic style)特色,此外,四音音階的旋律、五音下行音階、五度音程、牧歌曲調搭配五音下行音階等,都被視為是中世紀以前數世紀的歐洲音樂標準風格。

早期的匈牙利民歌在歌詞方面的特色是歌詞很短,通常只有四行,有時只有兩行,不斷反覆。而一個詩節往往只用一個樂句。伴奏樂器方面,直到今日,匈牙利人仍融合使用新式樂器與古老樂器,以及來自其他文化的樂器。顯示匈牙利民歌基本上有濃厚的文化融合色彩。

(二)舞蹈音樂的變遷:
相較於東歐地區的民謠舞蹈音樂,匈牙利的舞蹈音樂堪稱最多樣性。幾乎是匈牙利的任何地區都可發現排成一排的舞(line dance)、圍成一圈的舞(circle dance)、雙人舞(couple dance)、男子獨舞。根據Dr. Martin Magyarorszag的研究分析,匈牙利民謠舞蹈最大的特色在即興,尤其是男子獨舞。此外,巴爾幹半島其他地區,都不像匈牙利那麼側重雙人舞與舞蹈即興。

匈牙利的民謠舞蹈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重要類型,依據「匈牙利科學院」的「民族音樂研究組」所作分析,匈牙利古老的民謠舞蹈的分類大約有:

(1)karikazo:女子的圓圈舞,包含最古老的chain dance元素,全都是起源於古時春季的祈禱豐收祭。雖然17世紀起,雙人舞的興起karikazo舞退流行,但今日依然可見。
(2)牧人舞(shepherd's dance):源自古時的戰士舞,多數民族都有,匈牙利此類舞曲仍保存非常完整。
(3)jumping dance(ugros):一種速度很快、單腳的旋轉跳躍舞蹈,經常與牧人舞搭配。

現在學者大概都將匈牙利的民謠舞蹈分為oreges與csardas(恰爾達什)。ureges是指old style,通常都與婚禮、喜慶、夏至與冬至慶典等有關。它的表現形式就是女子圓圈舞、跳躍舞、牧人舞,還有著重即興的男人單人舞。

匈牙利民謠舞蹈old style與csardas的分界線大約起於十九世紀。十八世紀下半葉時,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匈牙利期間,匈牙利傳統的舞蹈與其他傳統民族藝術被趕出貴族圈。這對匈牙利民間文化保存是一大殘害,因為貴族是保存與培育民族藝術發展的最大支持者。哈布斯堡王朝刻意引進德國藝術,取而代之。直到十九世紀的民族復興運動,匈牙利的民間音樂與民謠舞蹈才得到延續。

十八世紀末,匈牙利的民族運動風起雲湧,力圖擺脫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尋求獨立。在這種民族主義與國族主義的情緒推動下,民族文化的復興也如火如荼展開,包括將舊有的舞蹈重新引介進入舞會與表演廳,企圖在村落舞蹈裡建立出一種所謂的「民族舞蹈」,他們將這種新的舞蹈稱之為csardas,這個字來自csarda,也就是原本表演此類舞蹈的客棧酒館。

Csardas又稱匈牙利舞曲,融合了舊有民謠舞蹈,並融入所謂verbunk舞蹈的節奏。一般來說,Csardas分兩段,前段緩慢而感傷,名曰拉蘇,後段快速而奔放,名曰富利斯卡。而verbunk這個字是德文,意思是指徵兵。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前半葉,匈牙利軍方常用verbunk舞來吸引年輕人入伍。軍方找來一群非常會跳舞的年輕男子,他們就叫verbunk,他們會巡迴各地表演,充滿男性雄壯魅力的舞蹈演出,讓圍觀的男性觀眾十分羨慕,便加入軍隊,第二天便跟著verbunk出發。

(三)吉普賽音樂:
一般人對匈牙利吉普賽音樂的刻板印象大約是布達佩斯餐館中浪漫、炫技的吉普賽小提琴手,事實上,匈牙利的吉普賽音樂分為城市街頭賣藝與鄉野民間兩種類型,截然不同。吉普賽人十五世紀初來到匈牙利,便開始學習匈牙利鄉間的音樂及樂器,以便受雇於婚禮喜慶,因此他們學會風笛、提琴、絞弦琴(hurdy-gurdy)、鐵琴欽巴龍(cimbalon)。

(1) 鄉野吉普賽音樂:使用的伴奏樂器很少,通常只有敲打地面的棍子,或者是用來打擊的油桶還有各式各樣jugband使用的素人樂器,譬如洗衣板、柳條甕吹瓶等,演唱則多為無伴奏和聲伴隨手掌拍擊。

(2)城市吉普賽音樂:吉普賽人在大城市中接觸到中產及貴族階級的匈牙利人,為他們演奏流行或藝術音樂,以炫麗技巧和即興風格大受歡迎。約於十九世紀形成匈牙利餐館中吉普賽樂隊的編制,二支小提琴、一支低音大提琴和一台欽巴龍,後來又加入單簧管。城市吉普賽音樂的特點有:A.吉普賽音階,不過並非所有音樂作品都採用此音階。B.歌曲通常是無伴奏的單聲部形式,分為洛克迪里(Loki Gili) 抒情敘事的慢歌,慢歌多半描寫生活的困頓與苦楚。另一種為凱里馬什基迪里(Khelemaski Gili)歡快熱情的舞蹈歌曲。C.唱歌時用真聲,重喉音,旋律中加上大量裝飾花腔與滑音,即興很強,熱情演唱時常加入叫喊聲以增加氣氛。D.城市吉普賽器樂除基於其歌曲以及匈牙利民間音樂外,亦吸納各種舞曲,如募兵舞曲、圓舞曲、恰爾達什(Csardas)、波卡舞曲等,賦予即興、附點、切分音,引入華彩片斷,速度由慢而快至非常快而後嘎然而止等特點,形成所謂吉普賽化的演奏風格。(以上這一段有關城市吉普賽音樂的解說,感謝聽眾小毛提供。)

(3)嘴巴貝斯:在匈牙利的吉普賽音樂中,最特別的便是所謂的嘴巴貝斯(mouth bass)演唱技巧,當地人稱之為pergetes,是以唱腔模仿樂器,夾在主旋律之間,唱出即興的節奏。

(四)Tanchaz (tanchez)民謠採集及復興運動:
匈牙利的民歌採集及復興運動(Tanchaz)始於1970年代,剛開始是Ferenc Sebo、Bela Halmos、Marta Viragvolgy、Laszlo Kelemen等音樂家,繼承了高大宜的理念,到匈牙利鄉間採集民間音樂,將民間跳舞樂帶到殿堂,以反抗當時已經僵化的匈牙利聲樂。慢慢的,這股運動越便越大,成為匈牙利民謠復興運動。許多新的民謠團體竄起,團員多半是匈牙利都會年輕人,學習最精確、古老的鄉野音樂。並深入鄉間採集。這波運動就稱之為Tanchaz。其中最有名的團體包括

Muzsikas、Sebo、Teka、Okros、Ujstilus、Duvo、Cifra、Csik等。而西凡尼亞則成為這些年輕樂團採集歌謠的麥加聖地。

西凡尼亞位於羅馬尼亞西北部,被喀爾巴仟山脈隔開,遺世獨立。西凡尼亞以前是匈牙利的領土,一九一八年被羅馬尼亞併吞,此地的匈牙利人遂成為羅馬尼亞境內的少數民族。羅馬尼亞曾歷經左派軍事獨裁者齊奧塞斯庫的統治,強力壓制百姓,死亡無數,但是西凡尼亞的匈牙利人民卻在萬分困苦中,將傳統音樂發揚光大。其中最重要的音樂形式叫tanchaz,意指古時匈牙利村落裡跳舞的地方,在七十年代變成民歌採集運動的同義詞。

在民族音樂學者的眼中,西凡尼亞是保留最多匈牙利古歌謠的地方,在齊奧塞斯庫獨裁期間,匈牙利音樂家必須冒著很大的風險,才能進入西凡尼亞採集。而西凡尼亞地區匈牙利百姓則以他們的歌聲,反映了在異族及獨裁者統治下的痛苦心情。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來自西凡尼亞地區的匈牙利民歌便認為是政治良心的表徵。

(五)Final Hour採集計畫:
繼七十年代掀起的Tanchaz熱潮後,匈牙利的樂手對採集、記譜、分析、歸類古歌謠的熱情始終不減。近年來最大型的研究計畫是由布達佩斯的唱片公司Fono所贊助出版的Final Hour計畫。Fono是以出版匈牙利傳統歌謠為主的唱片公司,也是一個研究單位,它有一個類似工作坊的地方,除了展出歷年的採集手稿外,也定期請樂手與民族音樂研究者來演出、演講。一九九七年起,Fono唱片由匈牙利科學研究院的音樂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usicology at the 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資助下,進入西凡尼亞地區對當地的村落鄉野音樂做廣泛採集與分析。除了研究當地複雜的民族變遷,也採錄了位於此區的匈牙利、羅馬尼亞、吉普賽、薩克遜、猶太人的傳統歌謠,採集成果收藏於匈牙利科學研究院,錄音成果則出版成四張一系列的Final Hour唱片,全數是西凡尼亞地區古歌謠。

(六)Muszikas樂團的採集計畫:
1988年,Muszikas樂團展開一波Transylvania地區的猶太歌謠採集計畫,這個採集計畫的指導者是Zoltan Simon,他來自Mako地區,那是匈牙利地區最重要的猶太人村落。當Zoltan Simon還在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唸作曲時,高大宜鼓勵他採集匈牙利村落的猶太歌謠。Zoltan Simon在1954年到羅馬尼亞的Transylvania的Maramaros地區做田野採集,而後又在匈牙利的猶太村落做了一些採集。當年的採集並未留下錄音,只留下記譜資料。Muszikas依著Zoltan Simon的記譜資料,加上他的口唱,重新予以編曲。根據Zoltan Simon的說法,Maramaros地區的猶太樂隊在演奏風格與編制上,都和匈牙利地區的猶太樂隊十分類似,因此Muszikas找來兩位傑出的匈牙利猶太樂手,按照Zoltan Simon的指示,按譜演奏,完成了一張The Lost Jewish Msuic of Transylvania。


【三】推薦藝人
1. Romanyi Rota
匈牙利的吉普賽樂團,於1985年在布達佩斯成立,走的是所謂的「城市民謠樂隊」風格。城市民謠一詞誕生於1960年代,意指匈牙利民謠歌者吸納西方的流行音樂元素後,所形成的新的音樂風格。這個名詞也擴展到tanchez運動裡,意指城市樂手用新的手法表現tanchez運動採集來的歌謠。Romanyi Rota的吉普賽民歌不侷限於匈牙利範疇,在他們的表演曲目裡涵蓋了整個巴爾幹半島不同國家的吉普賽音樂,包括我們前面聽到的希臘、匈牙利,還有賽爾維亞、馬其頓、西凡尼亞(tranyvanlia),

2.Balogh Kalman and Romano Kokalo
團長Balogh Kalman來自一個吉普賽音樂家庭,自小學習古典音樂,畢業於布達佩斯的李斯特音樂學院,在1985年獲得Young Master of folk Art頭銜(民謠藝術年輕大師),兩年後又獲得cimbalom大賽亞軍。cimbalom是匈牙利揚琴,一個好的揚琴手必須讓這項樂器兼具打擊與旋律樂器功能,難度非常高。Balogh Kalman曾和匈牙利著名樂團muszikas同台演出,也曾和不少北歐、美國爵士樂團合作,在1997年成立了自己的Romano Kokalo樂團,網羅了數位吉普賽民謠高手,專門詮釋匈牙利的吉普賽傳統歌謠。

3. Marta Sebestyen & Muszikas
匈牙利民謠復興運動中最有名的團體,他們曾經出過數張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地的古歌謠,以及西凡尼亞地區早年的藍調悲歌,獲得極高的評價,一直是世界音樂界最暢銷的團體之一。後來又替電影「英倫情人」配唱,更是紅上加紅,近年,Marta雖然將觸角延伸至蓋爾特地區古歌謠,但是重心仍是在西凡尼亞音樂。
Marta Sebestyen是1957年出生於布達佩斯,自小就和母親學習唱歌,對傳統歌謠特別感興趣,曾奪得Young Master of Folk Art的頭銜。她蒐羅並研究年邁歌者的口傳歌曲,也在Academy of Science研究田野採集來的記譜。目前她除了歌唱之外,也在學校教書。

4.Makam樂團
成立於1984年,團長是Krulik Zoltan,他負責作曲編曲。這個樂團旨在尋找不同區域音樂的共同源頭,他們的樂風融合古匈牙利民謠、古典音樂、爵士與搖滾。旋律方面則受到東歐音樂、巴爾幹半島與東方音樂的影響。Makam成軍以來,頗受世界音樂圈歡迎,經常出席各種音樂節演出。

5.Iren Lovasz
匈牙利著名民謠研究者與女歌者,主修人類學。她在研究「語言學與文學」時,經常奔波各地,採集古歌謠,也曾深入Transylvania。她的首張專輯“Rosebuds in a Stoneyard”發表於1996年,是由德國Erdenklang廠牌出版。那張專輯主力收集、重新詮釋匈牙利古歌謠,得到當年「德國唱片評論獎」的民謠/世界音樂專輯獎。長年來,她與Laszlo Hortobagyi領導的Gayan Uttejak Orchestra合作,專攻中世紀古歌謠。此外,她也與匈牙利民謠爵士團體Makam合作專輯。Iren Lovasz居住在布達佩斯,是人類學暨民族學系的助教授。

6.Vasmalom
成軍於1995年,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各國的音樂節,除了以熱力十足的演唱會號召許多追隨者外,他們也成立音樂工作坊、研討會,積極開發歌迷對匈牙利與東南歐音樂的興趣。

7.Dresch Quartet
是匈牙利非常重要的一支當代爵士樂團,他們的樂風融合民族音樂與爵士樂,被歸類於「民族爵士樂」(ethno jazz),他們卻認為自己玩的是「匈牙利爵士」。Dresch Quartet由號稱匈牙利第一把薩克斯風樂手Mihaley Dresch領軍,有人說他在匈牙利爵士樂圈的地位,就有如Jan Garbarek之於北歐一樣。Dresch出生於1955年,1974年進入布達佩斯的巴爾陶克音樂學院就讀。受到美國自由爵士樂手John Coltrane以及匈牙利當代作曲家(兼即興鋼琴演奏家)Gyorgy Szababos的影響。在匈牙利共產黨尚未垮台以前,Mihaley Dresch致力於自由爵士的創作與表演,曾參與BINDER四重奏,也曾參與作曲家Szabobos所組的自由爵士樂團Makuz。近年來,Dresch致力於匈牙利傳統民謠的研究,並將這些元素融入爵士樂作品裡,樂評人認為:Dresch Quartet草根音樂為基礎,自由翱翔於爵士與即興音樂之間,他們的音樂非常個人化、強韌、自信,卻又非常親密。

8.Del-Alfoldi Saxophone Ensemble
「南方平原薩克斯合奏」是匈牙利前衛爵士樂團,揉合民族音樂元素與實驗爵士。他們的節奏經常擺盪在4/4拍與6/8拍間,完全不受拘束,徹底解放。

9.Agoston Trio
這個四件組原音爵士樂團由Bela Agoston領軍,使用貝斯、鼓、薩克斯風與風笛。有時他們的樂風令人想起Klezmer樂團在搞的小型樂隊爵士風,有時,他們的樂風又很接近酷爵士與自由爵士。

10.Ferenc Sebo
出生於1947年,自小便對搖(咬)弦琴感興趣,1970年拜在Mihaley Barsony的門下,學習搖弦琴的各種技巧與歌唱。除了在舞場表演外,他曾加入Bela Bartok Dance Ensemble,也自組Sebo樂團,此外,他也替電視與電影做配樂,最著名的配樂作品是匈牙利大
導演楊索(Miklos Jancso)的「紅色讚歌」(Red Psalm),是匈牙利民謠復興運動的要角。

11.Zsigmond Karsai
出生於川西凡尼亞地區的小村落,是農人之子,為了學畫,移居布達佩斯,他是了不起的歌者更是偉大的舞者,據說會唱八百首以上的歌曲,會一百多種的舞步,也是Sebo樂團的一員,擁有Master of Folk Art的頭銜,匈牙利的科學研究院曾為他拍攝紀錄片並採錄他的作品。

12.Mitso
布達佩斯吉普賽樂團Ando Drom的主唱,這個樂團走的是古老的唱腔傳統,使用較小量的配器,通常只有吉他或曼陀林搭配日常生活隨手可得的素人樂器,譬如牛奶罐或湯匙,因此唱腔的節奏性扮演重要角色。Mitso細弱、楚楚可憐的唱腔顯然背棄拉吉斯坦吉普賽傳統。


【四】延伸聆聽
(一)民謠合輯類
1. Hongrie: Le dernier passage/various artists/Ocora (c580031)
2. Periferic 2000, Folk-World-Ethno from Hungary /various artists/Perferic(Periferic 2000)

(二)古歌謠與舞蹈歌曲類
1.Vilagfa/Laszlo Hortobagyi & Iren Lovasz/Fono Records (FA-063-2)
2.mestereink/Szanto Ferenc/Fono Records (FA-040-2)

(三)民謠採集復興運動的歌曲
1.Egy/ Ifju Muzsikas/ Fono Records(FA-039-2)
2. The Prisoner’s Song/ Muzsikas/Hannibal Records (HNCD 1341)
3. The Lost Jewish of Transylvania/ Muzsikas/ Hannibal Records (HNCD 1373)
4. Uj Patria, Collective Village Music from Transvaylania, 4-CD Series/various artists/Fono Records (FA-101, 102, 103, 194)

(四)吉普賽音樂
1.Gipsy Colours/ Balogh Kalman es Romano Kokalo/Fono Records (FA-061)
2.Gipsy Folk Songs/Romanyi Rota/Fono Records (FA-050)

(五)當代作品
1.Wide is the Danube/Iren Lovasz & Teagrass/玖玖文化(SEP20012)
2.Skanzen/Makam featuring Iren Lovasz & Szilvia Bognar/Fono Records (FA-073)
3.Cafe Babel/Makam/Fono Records (FA-092)
4.a part/Makam/Fono Records (FA-052)
5.Dresch Quartet/Riding the Wind/玖玖文化(NVR2003-2)
6.Time Flies/Gyorgy Szabados/玖玖文化(NVR 2002-2)
7.Kalamona/Del-Alfo?di Saxophone Ensemble/玖玖文化(NRV2004-2)



---------------------------------------------------------------------------------------------------------------------------------------
資料來源:愛樂電台(台北FM99.7、新竹FM90.7)--世界消遙遊節目(何穎怡主持、每週日17:00~19:00)


頂端
mattwang
板主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0
精華 0
積分 3638
帖子 3245
現金 702 元
存款 2156 元
鮮花 390 朵
閱讀權限 100
註冊 2005-3-25
來自 打狗, 風城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08-8-16 11:56  資料  個人空間  短訊息  加為好友 
繁體化 簡體化
匈牙利傳統音樂

傳統匈牙利音樂,風格都是土人所熟悉的。

Living Hungarian Folk Music.rar
http://www.maxishare.net/en/file ... Folk-Music-rar.html

[ 本帖最後由 mattwang 於 2008-9-2 00:19 編輯 ]





往最內心深處觀照,是喜、是悲、是苦、是樂,都在這裡決定!
IT'S ALL YOUR BUSINESS!!!

頂端
青蛙 (青蛙)
傳奇人物
Rank: 8Rank: 8


UID 1750
精華 0
積分 7437
帖子 5755
現金 2973 元
存款 485708 元
鮮花 1664 朵
閱讀權限 10
註冊 2008-1-12
來自 逸姿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3-2-18 01:15  資料  個人空間  短訊息  加為好友 
繁體化 簡體化
蘇穆基女郎 - 匈牙利 (本文收3 朵)

蘇穆基女郎 - 匈牙利, 1972年

舞名: Somogyi karikazo
作詞: 匈牙利民謠,不可考
作曲: 匈牙利民謠,不可考
編舞: Sandor Timer(Bartok 舞團編舞家);
整理與發表: Andor Czompo,1972年
中文舞名: 蘇穆基女郎

蘇穆基(Somogy)位於匈牙利西南,與克羅埃西亞相鄰:



把地圖放大來看:



是人煙稀少的鄉村地區:



本舞名的 "karikazo",原意是環的意思(英文的"ring" ),在這裡引申為圓環舞.
在匈牙利 karikazo 為女生跳的傳統圓環舞,舞姿為背後搖籃舞姿,或身前右上左下交叉牽手(與台灣山地舞的千人舞姿或聯歡舞姿類似,
只是上下手不同而已),圍成閉口圓跳舞. 通常都是由舞者清唱,邊唱邊跳,沒有用的樂器伴奏. 如果男生想跳karikazo的話,也不能直接插進女生的
隊伍裡,男生只能圍在女生圓圈的外面,以數人成短鍊,用搭肩(T型舞姿)方式,繞著內圈的女生跳舞.

本舞用到的匈牙利傳統舞步都相當的典型,像利達步,併利達步,柴達斯步(接近"跳的蘇格蘭均衡步",希弗拉步....等等,都是跳匈牙利舞常用到的
舞步.

背後搖籃舞姿:



右上左下交叉牽手:



Somogyi karikazo舞法原為匈牙利Bartok舞團的編舞家Sandor Timer編舞,後來由Andor Czompo整理後,於1972年開始在美國加州各地教授,
並於1973年在加州Hidden Valley所舉辦的南北教師研習會(North-South Teachers' Seminar)中正式發表.


匈牙利原文歌詞:

1.
Eva szivem eva, most erik a szilva,
Teritve az alja felszedjuk hajnalra.

Barcsak ez a hajnal sokaig tartana,
Hogy a szerelemnek vege ne szakadna.

Szerelem, szerelem, atkozott gyotrelem,
Mert mem termettel volt minden falevelen.

2.
Azert jottem ide karikazni,
Na a babam itt talalna lenni,
Keze laba ki talana torni,
Nekem kollne arrol szamot adni.

Mit er annak a legenynek elete,
Kinek mindig nadragzsebben a keze,
Nem meri a lanyokat megolelni,
Mert azt hiszi hogy a fene megeszi.

Piros alma bele-esett a sarba,
Bele-esett a saros pocsolyaba,
Piros almat kiveszem es megmosom,
A babamat szazsor is megcsokolom,

結尾:
Piros almat kiveszem es megmosom,
A babamat szazsor is megcsokolom.


英文歌詞翻譯:

1.
Eva, my heart, Eva, the plum tree is now ripe,
Underneath are spread plums, we will pick them up by dawn.

If only this dawn, would last a long time,
So that our love, would never end!

Love, love, cursed suffering!
Why didn't you grow, on every leaf?

2.
I came here to do the karikazo,
Should my sweetheart be here and,
Should his arms and legs break by any chance?
I would be the one responsible.

What is the worth of a fellow's life?
Who always keeps his hands in his pockets?
He is afraid to embrace the girls,
Because he thinks the pox will take him.

A red apple fell into the mud,
Fell into the muddy puddle,
I'll take out the red apple and wash it,
And kiss my sweetheart a hundred times.

結尾:
I'll take out the red apple and wash it,
And kiss my sweetheart a hundred times.

(中文歌詞翻譯我就省了,請各位舞友自行翻譯嘍! )

前面有說到本舞為女子舞,如果男生要跳的話,要用T型舞姿成短鍊,圍著女生跳.參考影片如下: (現場樂隊演奏跟演唱,跳起來更有"fu"哦. )





青蛙的窩部落格: http://blog.udn.com/frankflin01/article

頂端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5-4 01:23

  Discuz! 5.5.0 (Build0326) Powered by OKC © 2004-2023
Processed in 0.06190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舞之心網站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