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之心論壇


 
標題: [音樂] 阿爾巴尼亞-世界音樂之旅
system (論壇工友)
超級板主
Rank: 8Rank: 8



UID 407
精華 0
積分 64
帖子 40
現金 196 元
存款 0 元
鮮花 0 朵
閱讀權限 101
註冊 2006-1-4
來自 系統的苦力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06-5-9 23:38  資料  個人空間  短訊息  加為好友 
繁體化 簡體化
[音樂] 阿爾巴尼亞-世界音樂之旅

世界音樂之旅

阿爾巴尼亞(東南歐篇)




【一】背景簡介
阿爾巴尼亞位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是一個小而多山的國家。北鄰南斯拉夫聯邦、西邊接亞得里亞海、東邊接馬其頓、東南邊是希臘。人口三百五十萬人。

阿爾巴尼亞人為伊利里亞(Illyrian)的後裔,西元前一千年便居住在巴爾幹半島,西元前300年左右建立了伊利里亞王國,當時,希臘人在此地也有一些殖民地,因此,伊利里亞人深受希臘文化的影響。西元前167年,羅馬帝國入侵,將羅馬文化散佈於此地。而後在西元四世紀到十一世紀間,阿爾巴尼亞又陸續受到哥德人、保加利亞人、斯拉夫人、諾曼人的入侵。十一到十三世紀時,南阿爾巴尼亞曾為拜占廷帝國的一部份,而在十四世紀時,多數羅馬尼亞國土隸屬塞爾維亞帝國。

十四世紀後,雖然民族英雄斯肯德貝格(Skanderbeg)起而反抗,阿爾巴尼亞依然在1468年被土耳其征服。其後四百多年,阿爾巴尼亞都是屬於鄂圖曼帝國的一部份。一次大戰期間,阿爾巴尼亞被奧匈帝國、義大利、希臘、塞爾維亞、法國人所佔領,尤其是義大利,一直到佔領到1920年。1925年,阿爾巴尼亞的左固(Ahmed Beg Zogu)掌握政權,宣佈阿爾巴尼亞為一個共和國,他是第一任總統,1928年,他又稱帝,號稱左固一世,政權一直維持到1939年。二次大戰後,德軍佔領阿爾巴尼亞。直到1941年才由共產黨領導的國家自由陣線控制全國,1945年宣佈成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由強人霍查(Enver Hoxha)長期統治。直到1991年才成為多政黨的自由國家。

共黨時代的阿爾巴尼亞,人民分為兩大類,一類居住在本國境內,另外一類分散於科索沃邊境與馬其頓西部。直到霍查下台,兩邊的人民才得以自由見面。境內人民70%信奉伊斯蘭教,分布於北部與南部。20%的人信奉希臘東正教,主要集中於南部,10%信奉羅馬天主教,集中於北部。阿爾巴尼亞這個國家一直到1900年才有統一的文字,以往的歷史多為口述。

阿國人稱阿爾巴尼亞為shqiperi,意指land of clear speech。首都地拉那(Tirana)。


【二】 音樂辭典
阿爾巴尼亞的傳統音樂以士賓昆河(Shkubin)為界分別南北兩種不同面貌。北邊以給各斯人(Ghegs)為主要族群,他們的音樂較為質樸粗糙、英雄史詩體的單音音樂。南邊以托斯克人(Tosks)為主要族群,另有少數民族Labs, Chams。除了搖籃曲、喪禮哀歌以及城鎮歌謠外,多數為二部、三部甚至四部的複音音樂,外帶低音部泛音與不協和音程,曲調較為溫柔、抒情。表現於儀式音樂、工作歌、抒情曲、舞蹈歌曲、敘事歌曲上。

此外,和所有巴爾幹半島的國家一樣,阿爾巴尼亞的鄉村與都市音樂也有很大差別。牧人嗩吶歌

(一) 北邊歌謠
即便是在土耳其統治的時代,阿爾巴尼亞人依然頑強保留了屬於自己的語言與文化,包括音樂的傳統。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阿爾巴尼亞的民謠傳統似乎浸染著濃濃的抗爭意味。尤其是北部的崎嶇山區,那裡的社會文化組織依然非常落後,直到二十世紀時,山谷居民以氏族為主要結構,擁有自己的戰士,隨時可以為氏族間的糾紛起戰端。不成文的傳統律法凌駕於統治者土耳其的法律之上。同樣的抗爭精神一直延續到二次大戰對義大利、德軍的戰鬥上。

這樣的傳統讓史詩歌謠成為北邊最重要的民謠傳統,普遍特色是曲調強硬、朗誦調(速度自由、伴奏簡單的一種說話式的嘆調)偏多、聲調陰鬱。

1. maje krahi:
這是一種在深山裡放牧時,牧人用來互相警告對方注意落石的吶喊歌。另外一個用處是傳達氏族械鬥,或者對抗土耳其、義大利、德軍的游擊戰。Maje krahi意思是指「手臂之上」,演唱者將一隻手指塞到一隻耳朵裡,把頭往後仰,聲音由額頭之上發出去。這類的吶喊也常做為一首較常曲目的起始。

2. lament:
阿爾巴尼亞北區有些地方,輓歌是代代相傳的曲調,女人唱的輓歌使用的音樂範圍通常很窄。北阿爾巴尼亞的輓歌不是哀傷情緒的傾瀉,而是非常嚴肅精密自制的演出。另一種男人合唱的輓歌更是特別,採用一種喧鬧的形式,伴隨著吶喊。

3. 牧人笛:
阿爾巴尼亞的牧羊人有許多笛子曲目。此地的笛子(fyell)是雙簧笛,六孔,吹奏時大口吸氣讓口腔成為氣囊,造成循環不換氣的效果。

4. Rapsodi Kreshnike (hero ballad):
北邊音樂最嚴肅的一種音樂是史詩歌謠,其中最老的一種被稱為Rapsodi Kreshnike ,意思是指「英雄之歌」,伴奏使用一弦擦弦琴,多數是老人們在演唱。
這類歌謠泰半很長,不是描寫古代的神話人物,就是描述抵抗土耳其、義大利、德軍的英雄人物。北阿爾巴尼亞的敘事歌全部是非反復歌(non-strophic,反復歌是指多首歌曲使用同一曲調),多半採用朗誦調(速度自由、伴奏單調的一種說話似的歌調)。可以是獨唱,也可以用一弦琴(lahute)、二弦琴(cifteli),或者無伴奏的對唱。

北邊山區還有一種敘事曲(ballad)描寫十五世紀的英雄Skanderbeg,他率領阿爾巴尼亞民眾對抗土耳其人,這類歌曲描寫斯肯德貝格(Skanderbeg)的英勇,一半是史實,一半充滿神話色彩,反覆呈現阿爾巴尼亞音樂最常出現的主題,譬如榮譽、好客之道、背叛與復仇。這類敘事曲與往往非常激昂,經常出現強有力的節奏與拍子變化。伴奏樂器是cifteli二弦琴,琴身呈梨形,長頸,共有十一到十三個品相,較細的那根弦為旋律弦,較粗的那根弦為共振弦。

(二) 南邊的複音音樂
當法國科西嘉島的paghiella與義大利薩丁尼島的男高音複音音樂tenore canti被當作歐洲最重要、最美麗、最繁複的複音音樂時,阿爾巴尼亞的複音音樂卻大大被忽略。最早為阿爾巴尼亞做田野採音的是A. L. Lloyd,他採音的Folk Music of Albania首度出版於1964年,而後在1984年再度由Topic Records發行。從1964到一九八○年代尾,國際樂壇幾乎沒聽過阿爾巴尼亞的音樂,因為它實施共產主義,國家又位於多山之區,長期陷於孤立。一九八○年代尾,法國的Le chant du Monde唱片出版了Polyphonies d’Albania,世人才有機會見識到阿爾巴尼亞南部Tosk人與Lab人的複音音樂是多麼美妙。
阿爾巴尼亞南部的複音音樂可以有多種聲部編排方式,有的是兩部,melody搭配counter-melody(對位關係的旋律),有的是三部,旋律搭配counter-melody加持續低音(drone,單調的低音,持久不變,通常是主音或者主屬兩音共鳴),有的的melody+counter melody+兩部的持續低音,形成四部。

阿爾巴尼亞人稱持續低音部為isso,他可以演唱音節或者完整的字,可以整首歌曲都只唱同一個音,也可以轉成旋律來完成和聲或不協和音程。

阿爾巴尼亞的複音音樂以吉羅卡斯特(Gjirokaster)城的Lab人最有名,吉羅卡斯特每五年舉行一次民謠祭,每次舉行一個禮拜,共有兩千名以上的舞者、歌者與樂手參加,全部演唱古歌謠。能在此項比賽奪魁者,通常會認為是大師級人物。

在吉羅卡斯特城,Lab人演唱的複音音樂可依據曲目來源粗分為四大類型。聲音的編制通常是有三到四名獨唱,與一群四人的持續低音和聲。獨唱者同樣分成領唱(taker)、應答者(answerer)、與pitcher(這個字據說是來自棒球投手)。複音音樂採反復歌體的應答唱法,每個詩節由六個樂句組成。演唱分為四個聲部,每個聲部各使用各自的音域與音高。領唱的音域最高。應答者的音域範圍最寬廣,佔一個小六度的音程。至於pitcher則在一個形成小三度音程的兩個音上遊移,有時得使用到顫吟技巧(vibrato)。持續音聲部持續停留在主音上,並在每個樂句結束後休息。開頭的一、兩句只由獨唱者演唱,各獨唱聲部依序進入;其他樂句由全體演唱者共同演唱,樂句之型態為單一旋律的反覆,或是幾個旋律段落的組合。

(1)旋律與節奏方面
長持續音、短旋律動機的反覆,滑音的使用等為旋律之特徵,每個詩節皆為主音上的下行滑音做為結束。節奏方面大體上是規則性的,但有時帶點自由度,短長格的使用為一大特點。

(2)複音構成方面
本樂種為四部複音歌曲,為一個持續音聲部支撐幾個旋律線條。各旋律線之間的主要是呈現著對位式的關係,然總體來看,各聲部配合所造成的聲響效果,乃是一種由一度與四度產生的協和音、以及二度所產生的不協和音之間的轉換。

第一獨唱聲部(taker)演唱的音域高,範圍全在主音之上。第二獨唱部(answerer)的功能是圍繞主音上下附近做裝飾性的效果,通常其演唱音域低於主音。這兩個聲部的關係為明顯的對位式。第三獨唱部(pitcher)在兩個不同的音高上演唱,用以變化聲響的色彩,其中一個音通常是主音,另一個音則是與主音呈現不協和色彩的大二度或小三度。

(3)曲目來源分類:
基本上,南邊Lab人的複音音樂根據其創作動機分為史詩歌謠、歷史歌曲與抒情曲,抒情曲根據內容,又可分為嚴肅類與幽默類。此外,根據地裡來源,Lab人的複音音樂還可分為吉羅卡斯特風格、利柏夫(Libove)風格、夫羅勒(Vlore)風格與希馬爾(Himare)風格四種。一般公認,吉羅卡斯特風格是最為冷靜、嚴肅與睿智。

利柏夫是位於吉羅卡斯特正對面的一個小村,他們的複音風格頗類似吉羅卡斯特,但以擅長抒情歌曲而聞名。

夫羅勒風格最為死板固定,不容許即興,但也是此區最具節奏性的複音音樂,聲響效果也比較強硬。

希馬爾是位於山區的小村,此地的風格特色是緊繃、高音。

(三) 南邊的器樂
1. gajde 風笛:
阿爾巴尼亞的風笛多為羊皮氣囊,一根單音管、一根六孔旋律管,經常與daire單面鈴鼓合奏。由於分布地點的關係,阿爾巴尼亞的風笛曲目帶有濃烈的馬其頓風格。

2. 器樂即興:
在南部阿爾巴尼亞地區,常會聽到以kaba或E gare 命名的器樂即興,這類樂器即興多半和反覆歌有關。它可能起源於波斯,往東傳播至西藏與高棉,往西則最遠擴散至阿爾巴尼亞與阿爾及利亞。烏克蘭作曲家Mykola Kolessa、匈牙利的巴爾陶克都曾經研究kaba。這類即興只有非常鬆散的旋律結構,其餘部份任由樂手發揮。就像美國藍調一樣,聽起來都很像,卻又曲曲不相同。Kaba的表演往往始於一段鬆散、自由、慢板的即興,中間往往轉入一小段類似舞曲的快拍,作為情緒的宣洩。Kaba音樂出現在鄉間時,常是獨奏,後來的樂隊形式多半盛行於都會區。但是阿爾巴尼亞在共產主義時代,在許多集體農場裡也培養出小型樂隊,能夠以類似小樂隊形態演奏kaba。

3.東方音樂:
雖然阿爾巴尼亞因為地處多山,村落多半位處山間崎嶇難行之處,因而保留了代代相傳的音樂傳統。但是在都會地區,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異文化的音樂影響力。特別是在鄂圖曼帝國統治期間,帶進了東方的音階音樂,除了展現微分音程的特色外,土耳其的saz琴、八弦魯特琴也進入阿爾巴尼亞的音樂。


【三】 延伸聆聽
1. Various Artists/Folk Music of Albania/Topic (TSCD 094)
2. Various artists/Albania: polyphonies vocales du pays Lab/Auvidis(260065)




---------------------------------------------------------------------------------------------------------------------------------------
資料來源:愛樂電台(台北FM99.7、新竹FM90.7)--世界消遙遊節目(何穎怡主持、每週日17:00~19:00)


頂端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5-6 20:00

  Discuz! 5.5.0 (Build0326) Powered by OKC © 2004-2023
Processed in 0.05020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舞之心網站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