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c
(中長尾)
Administrator
 
UID 1
精華
49
積分 5203
帖子 5846
現金 6568 元
存款 80227 元
鮮花 1256 朵
閱讀權限 102
註冊 2004-8-18 來自 Taichung
狀態 離線
|
|
繁體化 簡體化
[歷史上的今天] 07 月 01 日
[center] [/center]
■ 1646年07月01日
微積分的另一位創始人 -萊布尼茲誕生日
發生地點:萊比錫 微積分的有兩位創始人---牛頓與萊布尼茲,牛頓偏於理論,而現今所使用的微積分符號,卻都是萊布尼茲創作。1646年7月1日,萊布尼茲誕生於萊比錫的一個充滿濃厚政治色彩的家庭中。
■ 1859年07月01日
「物種原始論」提出之日
「人類是進化而來的,不是上帝創造的!」這項震鑠古今的重要理論,係於1859年的今天,由達爾文和華萊士聯袂向全球學術界正式提出,題日是「物種原始論」。根據達爾文所提陳的論點,自然淘汰是無時無刻在各地區的每一個角落永無休止的進行著,適者生存而劣者淘汰。這種見解一出,嚴重地打擊了創世紀聖經故事的權威,使教會多年來根深蒂固的觀念遭到強烈的懷疑,因此立即受到各地教會的群起批駁;然而達爾文不為勢劫,依舊堅持他「物競天擇」「生存競爭」「適者生存,劣者淘汰」的演論觀點,後來歷經考驗,這項「進化論」的歷史地位和真理價值終於獲得肯定。締下這項人類史上最重要里程碑的達爾文,事後毫不諱言地透露:他純係受到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啟示,對其所指稱的「人類增加率由於疾病、意外、戰爭、饑餓之抵制而減低」深有所感,遂觸發他以同樣因素去研究可能遏阻繁殖的概念,終致卓爾有成,為此,他曾經將這個心得奉告給世人,達爾文是如此說道:「讀書,應當選擇自己最能感到興味的題目。」
■ 1911年07月01日 (星期六)
德國的「砲艦外交」造成法國不滿,導致第2次摩洛哥事件。
德國為保護當地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派遣砲艦「邦狄爾號」進駐摩洛哥港口-亞加地,挑起德法緊張情勢,造成第2次摩洛哥事件。法國派兵佔領菲斯、美克納斯及拉巴特等北摩洛哥而引起德國抗議,雙方進行協調過程中,德國不斷對法國施壓力,逼使法國政府讓步,卻引起法國國民抗議;最後,法國政府在英國支持下,於11月4日與德國達成協定:法國將剛果北部27萬5百平方公尺的法屬殖民地割讓給德屬喀麥隆,而德國則承認法國在摩洛哥北部的優先權。雖然這項協定受到德國保守派和社會民主派反對,但因雙方政府均不願意用戰爭解決問題,所以極力避開引起戰爭的危機,達成和平協議。
■ 1916年07月01日 (星期六)
英軍在法國北部蘇麥河流域陷入苦戰
英國派出14個師團、法國派出15個師團,共計約10萬人的兵力,一同在法國北部蘇麥河流域的戰線上,與德國進行防衛戰;英軍有4個軍團攻擊蘇麥河北部、法軍則有2個軍團進攻南部。由於英軍新兵作戰經驗不足,加上背負裝備行軍30公里,前進速度緩慢,成為德軍最好的目標,造成英軍第8軍團第31師團的3600名官兵死亡。英軍在這次戰役上共死亡57000多人,死傷慘烈甚於一次大戰;持續到11月13日,雙方死傷人數共計超過110萬人。
■ 1917年07月01日 (星期日)
張勳策動溥儀復辟
由於段祺瑞想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名,勾結日本,擴張勢力,消除異己,受到國會及黎元洪的反對,於是段氏便聯合各省督軍到北京,想脅迫國會通過參戰案。1917年5月時黎元洪將段免職,附段的督軍便宣告獨立,脫離中央,黎元洪只好電召盤踞在徐州的安徽督軍張勳北上調停。張勳卻於1917年7月1日,率領5千名辮子軍,攻占北京城,脅迫黎元洪下令解散國會,擁護年僅12歲的清朝退位皇帝溥儀復辟。張勳自命為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旗下的官員或參與復辟的人,也都分別擔任政務大臣、尚書、侍郎等職。1917年7月2日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狼狽地逃入外國使館中, 7月3日,在湖南省長沙召開大會反對清朝復辟,各地也紛紛出現反對復辟的行動, 7月4日,黎元洪一面請副總統馮國璋代理總統,一面請段祺瑞重任國務總理,並決定討伐張勳,兵分三路向北京進擊。7月12日天未明時,開始向北京展開攻擊,在天壇南池子引發激戰,至7月12日上午7時,裝備陳舊的辮子軍完全被擊潰,張勳在混亂中逃入荷蘭大使館,溥儀宣布退位,為期12天的復辟事件宣告結束;然而經過此事件,致使段祺瑞再度握權,不允國會恢復。
■ 1925年07月01日 (星期三)
夏威夷檀香山召開第一次太平洋問題調查會議
為促進太平洋地區各國的了解與協調,自這天到15日止,在檀香山舉行由民間發起的太平洋問題調查會議。參加的國家有美國、日本等十多國的代表。此次會議上最引人注目的論題是美國的「新移民法」。日本方面的代表痛述該法的不是,但美國代表則提出「一旦東方人移民美國的人數增加,就會產生新的人種問題」的相反論調,雙方僵持不下。隨著國際情勢的惡化,日本在1938年已退出該會議。
■ 1931年07月01日 (星期三)
飛行世界一周記錄-時間是8天15小時51分
由駕駛員懷利•波士德等人,駕駛的威尼美號,平安降落在紐約魯茲培德•腓特機場。創下飛行世界一周的新記錄。這項記錄打破在1928年,由卓別林飛船所締造的21天5小時31分記錄,而且時間上縮短了許多,只花費了8天15小時51分。
■ 1944年07月01日 (星期六)
聯合國在美國協商議定戰後國際貨幣體制
從今天至22日為止,世界四十四個國家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協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貨幣體制;基於這項協定,1945年12月17日設立了IMF(國際貨幣基金)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決定了戰後國際貨幣體制的框架(布雷頓森林體制)。此項會議的目的在於反省三十年代保護貿易主義及匯兌貶值競爭所引起的經濟對方和軍事衝突,以確保匯率的安定、自由,使加盟各國的僱用水準提高及增加所得。在會議舉行之前,美國提出以美元為戰後經濟匯率本位的懷特提案與堅持以英鎊為國際貨幣本位的英國凱因斯提案,發生激烈的爭議;結果會議採用了懷特提案,依照原案設立IMF協定及世界銀行;十九世紀以來的英磅體制,至此終告結束。
■ 1946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在北基尼環礁附近,美國公開恐佈的核子實驗。
在南太平洋馬歇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美國首度在記者團面前進行公開的核子實驗。此次實驗被命名為「十字作戰」,是美國在第一屆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上,提出關於原子能國際管理方案遭到蘇俄拒絕後所採取的步驟;這是美國有意藉此實驗展示所謂原子彈的威力。上午九時,由B29轟炸機投下與在日長崎投下相同的原子彈,一瞬間珊瑚礁附近海域化成一片火海;事先早已在東西三十五公里,南北二十八公里的珊瑚礁海域中,便備有美國的航空母艦、日本戰艦、德國的重巡洋艦共七十五艘戰艦所組成的艦隊,準備做為此次實驗的犧牲品;這些艦隊上尚搭載有許多實驗用的動物,藉以得知在實際的戰場上所遭受的破壞程度。當原子彈爆炸後,有十七艘戰艦立即沈沒並且爆炸,其餘的船艦也受到嚴重的損傷;至於艦上的動物,不是當場立即死亡就是逐漸地死亡,沒有任何一隻得以倖免。25日,美國又在水面下三十公尺處進行核子實驗,北基尼環礁附近的海域內,由於受到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所有的生物幾乎無一存活。
■ 1992年07月01日 (星期三)
雪霸國家公園成立
發生地點:台灣民國81年7月1日正式成立雪霸國家公園,台灣的國家級公園再添一座。
■ 1997年07月01日 (星期二)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成立
英國結束對香港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統治,中共在港設置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成立。
■ 1999年07月01日 (星期四)
台灣省交通處旅遊局併入觀光局
發生地點:台灣省政府 民國88年7月1日台灣省政府組織調整,將台灣省交通處旅遊局併入了觀光局中。
-------------------------------------------------------------
轉自:Yahoo 奇摩
|
|
|
|